手机版首页进场图片

22 岁台湾大学生的北京之旅:我在微软加速器的日子Part.4

2016-07-17

 

作者介绍:Jimmy Tsao,一个对创业充满热情的台湾男孩。在台大主修人类学,热爱旅行、电影、网路、科技与研究人群。2014年2月提着行李离开台北,以交换学生的身分来到北京大学学习。来到北京之后致力于理解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创业文化,目前在微软创投加速器实习,梦想是结合人类学知识与科技,为人们打造更美好的未来。

 

 

22 岁台湾大学生的北京之旅:我在微软加速器的日子Part.4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台湾的年轻创业者该何去何从

随着来到北京进入加速器实习的日子渐久,我也愈来愈了解北京的创业生态。原本我以为我对北京的创业生态已经了解够多,没想到这个 90 后年轻人只花了一分钟就拿到百万投资的故事还是让我看傻了。在台湾,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即便已经拥有了成型的产品与无懈可击的团队,台湾的新创团队仍然很难在非常早期的时候就拿到早期投资,更不要说会发生那种只拿着一个想法就拿到天使投资的故事。

 

在来北京之前,我曾在台湾一家在做旅游行程电子商务的新创企业实习了半年。在实习的那半年,我随着公司经歷了一段原先产品失败,pivot 重新找寻方向,最后再到成功找到商业模式的过程。当时的我作为新创团队成员的一份子,时常感受到在台湾创业的不易。而在来到资源丰富,创业生态与产业已经相当成熟的北京,并亲眼见证一分钟拿到百万投资的故事后,更让我强烈感受到台湾创业资源的匮乏。

 

五月中旬,台湾工研院与台湾云端运算协会带着六家新创团队来加速器参访。当天我们请了加速器内的唯一一家台湾团队-活动通的 CEO 罗子文来就台湾团队在大陆的发展状况为题进行主题演讲。在谈话的过程中,他和我们分享在中国创业与在台湾创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市场规模,中国由于市场巨大,创业者们大多具有很强的成功欲望。相较之下,台湾的创业者时常会被台湾本地的小市场所侷限,往往只愿意做台湾市场,而无法走出台湾。

 

听完罗子文的分享后我非常感同身受。在大陆,创业者们不仅有市场、有政策、有成熟的投资环境,更有整条完整的产业链。反观台湾,台湾的创业者们不但很难拿到早期投资,也缺乏相应的服务机构与政府的政策支持。我们的教育与社会制度,也不鼓励年轻人挑战与创新。在台湾每当我向别人提起我想要创业的时候,我更常听到的是「别做梦,你应该先去工作几年磨练磨练」,而非「我欣赏你的热情,大胆去创业吧!」。

 

 

22 岁台湾大学生的北京之旅:我在微软加速器的日子Part.4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后记:该走,还是该留?

在 Rahul Sood 首次来访中国的第三天,我们团队与他一起共进了晚餐。在吃饭的时候,Rahul 要我们每个人都分享一个只有自己知道,但别人都不知道的秘密,轮到我的时候,我告诉大家我非常担忧我的未来,因为在两个月后我就要离开北京,回到台湾工作,虽然我一心想要创业,但台湾创业的环境并不好,资源也不多,政府也不鼓励年轻人创业,因此即便我现在拥有一个很好的想法,我也很难相信自己能够在台湾创业成功。

听完我的分享后,Rahul问我,既然在台湾创业不易,那何不留在中国创业,而非得说一定要回台湾创业不可呢?我告诉他,因为我觉得台湾虽然创业环境不好,但还是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所以我想要用我的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虽然认同我的理想,但Rahul还是建议我先留在大陆工作,或是直接在大陆创业,等到成功后,再把大陆的创业经验带回台湾。

 

在加速器实习两个多月下来,我不仅藉由实际参与的方式理解了北京的创业生态与特别的商业模式,也藉由与创始人们的日常接触当中,了解到了许多创始人们背后的创业故事。在加速器实习的这三个月,其实是一趟为自己加速的旅程。写到目前。距离我结束在北大的课程只剩下两个礼拜的时间,而加速器这边要我留下来做投后管理,也有不少新创团队希望我加入他们团队,虽然目前我尚未决定是要留在北京,还是直接回台湾创业。但很肯定的是,未来我一定会在台湾创业,并到北京发展。希望在可见的两三年内,我能够带着我的团队与商业计画,回到微软创投加速器作 Pitch,再次为自己加速。

 

资讯来源:Inside-硬塞的网路趋势观察

【101创业大小事/整理报导】

 

-------------------------------------------------------

文章内容若有侵权疑虑,请来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