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首页进场图片

谷歌VS亚马逊 零售业的未来之战

2014-11-09

谷歌VS亚马逊 零售业的未来之战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在零售业,有一场风暴即将来临。谷歌和亚马逊,一个搜寻引擎,一个电商平臺,看似发展方向完全不同,却与商品销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繫。是什么力量将两家公司捲入到未来零售业的争夺战?电子商务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歌依靠广告盈利,它的很多广告其实距离完成商品和服务销售只有一步之遥,而亚马逊所擅长的正是商品销售。当人们开始在谷歌以外的地方搜索商品资讯时,实际上已经直接威胁到了谷歌的利益。

 

 

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分析机构SDL询问人们购买节日礼物最常去的3个地方。“线上搜索”占到了45%,与去年的49%相比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亚马逊这个购物管道更加流行,比例从31%跃升到37%。

 

产品清单广告的点击率通常比一般文字广告高出21%,因此,当亚马逊的商品搜索份额更高时,将会给谷歌带来严重的威胁。

 

亚马逊的崛起

15年前,亚马逊发佈了线上商品销售业务,并逐渐将自己的电商基础设施开放给协力厂商卖家,从线上零售商转变成电子商务平臺。截至2013年末,亚马逊平臺上卖家总数达到了200万,这些卖家的商品与亚马逊自营的产品一同出现在搜索结果中。实际上,现在亚马逊有40%的商品是来自协力厂商卖家的

 

亚马逊平臺上协力厂商卖家的商品占到了40%,亚马逊向这些商家收取的费用占到其总收入的20%。协力厂商卖家商品的销售大多来自亚马逊网站内商品搜索,而不是歌搜索。

 

谷歌搜索的导购作用

亚马逊是一家巨头,但是也面临着麻烦的公关问题:人们喜欢网购的便利,但也有很多人担心亚马逊模式会严重损害线下实体店铺。谷歌可以抓住亚马逊的这一弱点好好利用。

 

谷歌与亚马逊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自己并不是零售商,不直接参与交易(Google Play是个例外,在虚拟产品方面与亚马逊等其它公司竞争,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销售产品),而是通过广告将消费者引导到其它商家获利。

 

人们不把亚马逊看作搜寻引擎,但是如果你要找想买的东西,你通常不会仅仅在亚马逊上找。

他们显然更关注交易方面,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他们也在回应用户的问题和搜索,与我们所做一样。

 

投向当地语系化的大量资金

线上购物已经出现20年了,人们上网的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桌面端,实体销售和虚拟销售的结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密。

 

智慧手机的爆发增长为移动搜索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预计到2015年,移动搜索的总量将会超过桌面端。在美国,谷歌佔据了桌面端搜索67%的份额,而在移动端市场份额是83%,但谷歌并没有安于现状,他们现在正在摸索如何利用移动端的搜索流量更好地实现自己的零售战略,如何更好地向本地的商场导流。

 

谷歌的愿景是“组织全世界的资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他们在购物方面更加关注背后的资讯也是顺理成章。商家向谷歌支付广告费,使得消费者通过谷歌能够更容易地找到心仪的商品,而且消费者购物时也很清楚自己究竟是从谁那里买的东西。

 

亚马逊的移动策略却恰好相反,其推出的Fire Phone带有Firefly识别技术,当你在实体店看到一件商品时,只需轻松一扫就能找到亚马逊上对应的商品。此外,亚马逊还推出了另一款家用硬体产品“Amazon Dash”,通过语音或条码扫描就可以找到相关商品。Firefly和Dash是亚马逊平臺的延伸,将亚马逊的业务拓展到了线下店铺销售。

 

这些工具清晰地展现出了亚马逊作为一个电商平臺的战略定位。亚马逊向协力厂商卖家开放自己的交易平臺。当你在亚马逊上买协力厂商卖家的商品时,你甚至都注意不到这是协力厂商卖家的商品,你认为自己就是从亚马逊上购买的商品。

 

未来零售业的战争

我们将会见证亚马逊和谷歌之间异常激烈的竞争。两者谁会最终胜出仍是个未知数,但是从长期来看,当市场足够大时,两种模式很可能会共同存在。

 

谷歌和亚马逊的这些战略会让消费者购物更加方便,我认为这是一把双刃剑。很多实体店将被淘汰,那些淳朴的街角药店将不復存在。想要在这股科技浪潮中倖存下来,就必须用技术武装零售业,即使是夫妻店也不例外。这并不是最理想的模式,但是总比一家巨头垄断一切要好。

 

【101创业大小事/整理报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