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首页进场图片

想清楚自己定位 勇敢走出去

2014-11-05

想清楚自己定位  勇敢走出去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有时候,我们在台湾想做的事情和台湾以外的人想的事是一样的,只是方向不同,我们走出去,他们走进来。

 

任何全世界的企业,来台湾创造工作机会、提高工资水平,都是一件好事,我们如果有好的环境,人才跑不掉,否则政府要挡也挡不了。


过去台湾把大陆企业当成客户或生意伙伴,但未来,越来越多大陆企业可能变成台湾人的老闆。微软併购诺基亚后,大幅裁员,但阿里巴巴却在此时表态「Nokia, welcome to Alibaba」,对诺基亚人来说如天降甘霖。


台湾工作环境极待改善,已是共识。上周全球策略大师麦可波特来台演讲竞争力,表示台湾总体竞争力在全球144个市场中排名18,薪资水准却落到60名,显示台湾的产业竞争力没有跟着提升,他对薪资停滞现象「百思不得其解」。


波特可能不晓得,他在演讲中已点出了问题答案:「台湾太爱降低成本了,最后只会走向恶性循环。」


台湾企业成功,不外乎两种模式,一种是以鸿海为主的利用中国劳动成本服务外国客户的「中国制造」模式,另一则是以康师傅为代表的「中国市场」模式。不管是前者或后者,都是以成本为价值的驱动力,拼命压缩原物料成本、员工薪资,最后当然会出问题。


人才自由流动,有助于改善台湾整体薪资环境,体现台湾人才的国际市场行情,强迫企业主以创新带动价值的提升,而非成本的降低。


台湾新兴企业正处在国际化的十字路口,以PChome为例,不仅和大陆合作,又成立北美C2C电子商务平台。近期台湾网路公司集体赴东南亚考察,不少人准备以马来西亚为业务起点。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台湾网路公司只有以「台湾市场」为经营方向,许多人设计一个App就只是为了解决台湾本土问题。但渐渐的,世界开始只和台湾接轨,透过网路、透过连结,不管是我们跨出去,或别人走进来,环境的改变强迫台湾走向国际化。

 

台湾的问题多的不得了,但台湾的机会却渐露曙光,因为外资在中国大陆的淘金热已退烧,香港又陷入空前危机,这是天助台湾。美国商会调查,27%在大陆的美国公司预计未来一年不会扩大在华投资,高于前一年的16%。欧洲商会统计,只有63%的在华欧洲公司在2013年有盈利,低于2010年时的74%。

 

匯丰银行刚公布「2014年外派人员最受欢迎国家排名」,台湾在34个地区中排名第八,在香港、澳洲及日本之前。今年七月发表的「全球最佳旅游城市报告」中,台北在世界132个城市中排名第15,是过去12个月最受欢迎的据点之一。

 

台湾过去的问题是,没有好好想清楚自己的定位。中国崛起,对台湾不一定是威胁,也有可能是机会。从外国人的角度来看台湾,不需要太悲观。波特对反服贸的看法很中肯,他表示中国大陆国力永远会比台湾强大,也未排除对台湾动武,「选择不与中国贸易,无法改变上述事实」,务实的作法是藉由两岸经贸协议,让台湾与其它国家建立经贸关係。台湾的选择不是A or B,世界或中国大陆,而是A and B,两者都必需兼顾。

 

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最近接受华尔街的日报专访时表示,中国大陆将是下一轮竞争威胁所在。

 

这是台湾最国际化的公司、第一名的企业、最优秀的CEO,过去十年他眼中只有三星,从来没有视大陆企业为竞争对手,这是他第一次对中国大陆明确提出看法。

 


【101创业大小事/整理报导】

 

分享: